瑞华心康: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从告别误区开始

10-31

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血管狭窄上具有良好效果,随着心脏支架介入术的发展和普及,它使很多濒临阻塞的生命通道得以疏通,让心脏重新焕发活力,给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生。

但是很多患者对心脏支架术后的康复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已经陷入了误区。为了帮助患者走出误区,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小编特地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支架术后普遍存在的误区做了详细解答。

支架术后不敢动?适当运动促健康

“血管中的支架能不能固定牢?会不会稍微一动就移位或者脱落呢?算了,还是静养吧”这样的观念成为很多患者心中的共识,其实这种顾虑大可不必。

支架植入操作顺利,术中支架贴壁良好,是不影响日常生活和适当运动的。因为支架植入后,随着时间增加,冠脉血管上的细胞会生长、迁移最后覆盖整个支架的表面,使支架成为人体血管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都不会发生移位和滑落等现象。并且在手术24小时后,患者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适当运动不受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运动的开展首先要在专业医疗康复机构进行严格科学的查体评估,包括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体适能等方面。”进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适合的运动方案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地开展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

运动康复能够改善内皮功能,而内皮功能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肥胖、高脂血症、血糖等病症同动脉硬化的进展及疾病的进展都有很大关系,所以运动环节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外,综合的康复治疗还可以起到增加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缓解心理紧张的作用。

植入支架一劳永逸?根本病因未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血管内植入支架后能够极大地改善此前冠心病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认为症状缓解了就能擅自停药,其实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新问题产生。

据来自安贞医院的心血管专家程姝娟教授介绍,目前,即使植入最好的支架、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支架术后一年内再次心梗、死亡或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依旧高达10%,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危险因素控制不佳,以及根本病因未解决。

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血压、血糖的控制,以及戒烟限酒等措施。这一方面需要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需要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特别是抗血小板的药物,随意过早停用可能会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从而再次引发急性缺血事件,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也至关重要。

根本病因的解决有赖于通过综合管理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除了控制危险因素,着重应该加强的是心脏康复——对患者进行全周期心脏管理,使心脏及血管功能根本上有所改善。然而目前心脏康复还不被大家所熟知。在此前的康复案例中,一位41岁的男性患者在支架术四个月后,来到北京瑞华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当时患者本人大面积心肌坏死,心功能不足正常人的一半,整个人看上去很虚弱、意志消沉,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无力。然而通过评估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综合康复管理处方——改善生活方式、接受运动康复、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等方式,经过3个月的综合治疗后,他的心功能、身体水平已基本恢复到术前状态,看着他在平板上自信地跑着,很难想象他三个月前刚来时候的样子。

支架寿命只有十年?它的寿命其实很长

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手术采用的都是金属支架。很多患者担心支架植入后,只有十年的使用寿命,十年后就必须要更换或者重新植入。

对于支架有时间限制的说法,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在临床中如果患处不再发生狭窄的话,支架使用的时间不止十年。现在支架普遍采用的是金属材质,在支架植入时后,通过球囊高压扩张,使其与血管内皮紧密贴合,与患者自身的血管融为一体,但金属支架是一直存在的。

但安贞医院的心血管专家程姝娟教授也谈到,虽然支架没有寿命的说法,但不同类型的支架的确有不同的临床效果,支架部位再出现问题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药物服用、病变复杂程度、解剖位置等。

心血管疾病术后的康复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心梗、心绞痛的发病几率。而从长远来看,患者的再住院率也会随之降低,减轻经济负担,不仅对个人和家庭,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内心脏康复的专家,瑞华心脏康复中心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在将国外最先进的心脏康复知识和相关器械引入国内,翻译了上百篇国外心脏康复的学术论文。并与安贞医院结成医联体,承担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服务,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上一篇:Doctor瑞科普课堂 | 一文读懂早搏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对于心脏康复不同阶段的问题解答
Re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