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会给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样会给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了解先心病的发病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罹患先心病的风险。
1、病毒感染
妇女在怀孕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2、不良嗜好
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据 主任介绍,婴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3、家族遗传
史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心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心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 表示,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4、近亲婚配
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5、妊娠糖尿病
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6、药物引起
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注意了解先心病的发病因素,积极进行各类检查,及时的进行预防和针对性治疗,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