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全部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心肌缺血怎么预防

2018-12-04 17:29:48

  心肌缺血(myocardialischemia)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 靠有氧代谢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摄取率也很高(约为70%),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主要、常见的病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所以,如何预防心肌缺血显得尤为重要。


1、饮食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要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戒烟少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3、适度运动


可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要量力而行。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已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密切注意自身情况,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此外,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也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等。


5、预防药物


主要是防止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因冠心病死亡,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血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临床上心肌缺血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患者朋友要在平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加注意,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在患病之后,要一定保持乐观心情,积极与疾病对抗,要及时就医,从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一定养成健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不仅对治疗心肌缺血有利,对预防各个疾病都有很大好处。 

上一篇:天气忽冷忽热易诱发心脏病 下一篇:风湿性心脏病吃什么水果
热门推荐
Popular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