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全部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为什么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2018-12-03 11:29:08

  每年寒流袭来的时候,高血压、中风患者、糖尿病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会出现一些不良生理反应。这是因为人体对气温下降有一个适应过程,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反应并不强烈,而且能逐渐适应这种寒冷的环境。但骤然变冷,我们往往不能适应,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各种慢性病患者,血糖、血压会升高,如果不加以注意,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状况。

 

 


不少老年朋友还有这样的感受,一直以来都挺注意的,血糖、血压本来控制得好好的,可一到冬天,它们就开始波动了。这是由于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下,血管收缩,代谢增加,心脏做功也在增加。同时感冒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也会加大心脏的负担,所以天气转冷之后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那么冬季应如何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呢?


第一:生活要规律,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呼吸系统疾病而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早晚温差较大,早晨气温较低,并不适宜晨练。中老年人最好在早饭后9~10点钟风和日丽时再锻炼,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动时还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


第二:运动要适量,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注意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同时,运动锻炼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持之以恒,一般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20~40分钟,运动量以不增心率为宜,或心率虽明显增加,但经休息片刻后,便逐渐恢复正常,且不伴有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同时要保持大小便畅通。


第三: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研究表明,心脏和血管对情绪反应最为敏感。反复而持续出现的不良情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恐惧、愤怒、悲哀情绪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或复发率较高。许多研究发现,高度焦虑者的心绞痛发病率为低焦虑者的2倍。有焦虑、抑郁情绪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愤怒、焦虑、惊恐以及其他情绪突变都容易导致突然死亡(猝死)。许多冠心病患者就是在不良情绪刺激下,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作,甚至死亡。由此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的健康有多么重要!


第四:牢记慢起床。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后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第五:科学合理的用药是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有过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者,应定期对疾病进行检查与监测,遵从医嘱,规范用药,避免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诱发其他疾病。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如果发现心脏病的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对于心脏病的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希望上面的这些知识就可以帮助到大家。 

上一篇:小孩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什么是冠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热门推荐
Popular Recommendation